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

何忻翰 时间:2025-04-05 14:32:42

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全面对标省委、省政府1+20政策体系,邢台市研究制定了扎实稳定全市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相关配套政策,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懊恼又愧疚的他决定,一定要把蜜蜂养好,于是他又花费600元买了6箱蜜蜂,开始学着科学养殖。通过公司+合作社+蜂农的发展模式,将分散的蜂农组织在一起,免费开展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培育了一批养蜂专业户,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

临城县充分发挥山场面积大、生态环境好、蜜源植物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广蜜蜂养殖产业。确实,好生态,引蜂来,临城县蜂蜜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希望合作社能发展壮大起来,今后建设一个集养蜂、生产、观光于一体的蜜蜂教育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立公司、注册蜂蜜产品商标、设计产品包装、研发新产品……在合作社的基础上,陈绍辉还致力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2009年他牵头成立了天恋养蜂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年销售额达500余万元。

提起未来,陈绍辉信心满满:养蜂是一项‘甜蜜的事业,我想把这份事业继续干下去。陈绍辉说,由于不懂技术,当时自己养的第一箱蜜蜂都没活成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动各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同时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能职责整合融合到位。

完善机制,加强上下游、左右岸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共享,根据河道行洪能力和洪水流量,科学调度洪水,有力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省政府与各地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省安委办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并组织市级、县级政府分管领导向本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报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同时按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修订《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明确机构改革后37个部门承担的119项安全职责,厘清部门边界,织密安全生产职责体系。河北是工业大省、资源大省,自然灾害频发、高危行业集中,灾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成立以来,有效应对了47次强降雨过程,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将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为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全省范围内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159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储有物资达50余种、149.2万余件,总价值约1.96亿元,可满足转移安置群众25万人的物资需求。

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

在贯彻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聚焦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统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成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全省共有综合性消防救援、森林草原消防、防汛抢险、地震救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社会应急力量等六大类应急救援队伍476支、37135人,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强化危险作业安全管控,指导企业梳理危险作业任务,制定完善危险作业风险管控清单。在地震地质灾害应对方面,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意见》,联合省地震局印发《河北省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总体方案》等,并指导各地落地落实。

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省驻市、市驻县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同时组织各级执法力量下沉一线,集中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隐患消灭在成灾之前。构建应急响应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持续完善应急救援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有效构建了快速响应、机动高效、专常兼备的综合性应急响应救援体系,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在非煤矿山行业,出台企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非煤矿山企业落实一岗一单一档一奖惩制度,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问责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1+2+1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系列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对各市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履职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

以防为主,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预警响应、信息共享、火情报送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火险形势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

在化工行业,开展四个一批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共关停取缔290家,搬迁转型90家,改造提升998家,做强做优86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将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的重要抓手,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扎实推动化工生产企业落实一企一策改造,持续提升员工安全技能、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力和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省减灾委员会、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根据形势任务需要不断调整规范组织架构、职责职能、运行机制及成员单位职责,理顺统与分、防与救职责边界,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建立应急资源一张图,实现图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尾矿库、冶金、煤矿等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点实时在线监测预警,对地质灾害点、应急物资及装备器材、应急救援队伍等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及调度指挥,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大数据支撑。在防汛抗旱方面,加强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健全全省防汛抗旱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每年汛前及时调整指挥部组成人员,修订应急预案方案,做到有章可循。开展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积极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在省级层面,制定实施《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安全生产巡查工作规定》《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等多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性文件,同时支持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立法工作,为依法加强安全监管奠定了基础。

在煤矿行业,定期对全省煤矿重大安全风险进行研判并及时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提示函,及时研判疫情期间、气候变化之时、复工复产之际煤矿企业防治水、瓦斯治理、顶板管理、防灭火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列出风险清单,督促煤矿企业制定措施,严格防控、严格检查,有效减少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每月组织省有关部门开展全省自然灾害风险会商研判,形成会商报告,为各地各单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按照有项目、有机制、有平台、有载体、有成果、有应用的要求,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转化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省应急管理厅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指示批示,坚持智慧应急、标准应急、预案应急、科技应急、法治应急、素质应急六个应急工作理念,以强烈的担当、创新的思维和有力的举措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深入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宣传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办安全咨询课堂、开展社会公众走进应急科普体验馆等主题宣传活动。切实压实防汛抗旱责任,确定193名省、市党政领导干部逐级分包市、县防汛工作,安排3.7万名行政、技术、巡查等责任人坚守一线盯守,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

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彻底自查,形成问题隐患台账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对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保证了专项整治重点任务落实落细。加强对降雨区域点对点调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确保人员安全。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引导相关责任主体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理念,自觉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防范化解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出台关于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制度性法规,细化防范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指导推进全省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规范化建设。

对M2.0级以上地震积极响应、迅速处置,近年来为确保第一时间做好地震灾害救助工作,全省组建了7.5万名地震灾害信息员队伍,累计下拨灾害救助资金5.3亿元、救灾物资12.42万件,救助受灾群众212.27万人次,农房保险已覆盖至160个县(市、区)1346.56万农户。完善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省减灾委员会、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政府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等6个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体制、职责职能和运行机制,构建了权威高效、融合共享、优化协同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

编制了《河北省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手册》等,在非煤矿山企业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法定安全生产职责,同时大力推进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持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针对危化品企业生产装置区五室(控制室、交接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实验室)全面开展搬迁清零专项行动,共搬迁五室895处,撤出人员7473人,大大减少了生产装置区内作业人员数量,有效降低了事故风险。

积极推进国家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有效担负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中部等地区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灾害等救援任务,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将安全生产列为省委重点工作大督查内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持续开展集中督导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的颁布填补了地方立法空白,发挥了立法试验田作用,该条例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十大法治成果。同时,强化应急救援演练,连续3年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大练兵活动,2021年全省共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4.17万余场,参演人数259.61万余人,动用各类装备器材19.65万余台(套)。备齐备足防汛物资装备,高效调度抢险救援队伍,切实做好抢险救援工作。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明确自然灾害防治各项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成为指导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突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将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性举措,围绕新时代大应急、大安全要求,着力构建工作框架,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应急治理,全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对化工医药生产企业的原料库、产品库、危废库和临时库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储存环节的安全风险管控。

充分发挥风险监测预警作用,利用互联网+安全监管平台,开展网上安全生产巡查,对应急管理的高风险区域、高危行业企业进行线上点对点调度检查,指导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发现隐患及时整治。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利用厅政务新媒体平台,联合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在《河北日报》开设聚焦应急管理专栏、在河北公共频道开办《应急行动》栏目、在104.3综合频率设置安全之声常年宣传播报应急常识,不断营造全社会关注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避险意识。

紧盯重点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在防范生产事故方面,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我省作为全国首批10个智慧应急试点之一,按照《河北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加快统筹指导全省应急信息化建设,明确细化省、市、县信息化分级建设内容,目前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省级应急大数据支撑平台已建成使用,应急通信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与省武警、消防、水利、林草、煤监等相关部门,13个市(含定州、辛集市)及雄安新区、192个县(市、区、园区)的应急指挥联动和视频会商。

【有关凉山新闻联播 | 走进大美凉山 描绘时代新貌】相关文章:

1 .河南诞生首家年产超5000万吨煤企

2 .发改委彻底脱身煤电谈判 专家称长期合同是唯一出路

3 .国家新政拉动光伏全产业链

4 .成都市启动对既有建筑玻璃幕墙排查工作

5 .新安县渠里煤矿新井通过竣工验收

6 .IEA上调中国的石油需求预测

7 .北京周三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 调水价为促节约?

8 .西门子拟独建上海崇明岛智能电网

9 .中国在全部光伏标准领域实现零的打破

10 .玻璃行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

11 .万达货物早评:玻璃货物进入高层度调整期

12 .台山核电合营公司获颁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3 .光伏补贴政策6月底出台 “太阳能小屋”年内入住

14 .国家能源委正筹建 将强化资源品定价权

15 .需求连续改善 玻璃货物反转态势基本确立

16 .中亚天然气下周接入杭州 价格和品质都有可能提高

17 .樊纲:全球复苏驱动中国经济继续上升

18 .潘基文呼吁哥本哈根气候谈判能够达成协议

19 .2009中电企业信息化发展高层论坛

20 .欧盟抛“中国施压论” 光伏博弈白热化

21 .亚洲开发银行鼎力支持2010年亚洲风能大会

22 .蒙东赤峰较早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启动

23 .向冰取火——我国陆域可燃冰发现记

24 .光伏绿色能源点亮山区小学

25 .光伏新政落地 分布式光伏电站将多样性爆发式发展

26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47.6%高额关税已是“板上钉钉”

27 .中国光伏企业移师海外生产避欧盟关税

28 .土耳其国油将参与投资开发伊拉克巴德拉油田

29 .中欧光伏贸易战 没有赢家的战争

30 .玻璃 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出调控阴影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